今天,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意味着1吨以下的小卫星可以批量生产了。这对于我国的航天领域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记者 陈昊冰:我身后这颗百公斤级的卫星是此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下线的卫星,以往卫星都是定制化生产,生产一颗这样的卫星,需要6~8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这颗卫星的生产时长,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除了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够降低成本。通过低成本、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以及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未来卫星的价格大概能降低一半左右。
负责人介绍,有了卫星智能生产线,小卫星的生产效率提高至少40%,单星生产周期缩短超过80%,人员生产效率提升10倍以上。该条生产线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 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还能实现柔性定制,满足不同卫星的生产需求。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颖辉:我们这条产线是年产120颗,如果用双班制的话,我们一年可以生产240颗。未来的卫星领域将是多种的,我们覆盖了通信、导航、遥感三种种类,然后覆盖像电力行业、金融业、林业,包括航海、航空这些都有应用。
有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商业航天市场融资额突破100亿元。专家表示,随着我国低轨卫星网络的发展、北斗应用下游需求的释放以及国内商业火箭的逐渐成熟,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