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临近壬寅年春节的一场雪飘落在黄花地里,大同市云州区的农民喜上眉梢。他们预感到,开春后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一喜讯让他们深情回忆起2020年5月11日终生难忘的一幕。那天,来山西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位于云州区唐家堡村的黄花种植基地。近两年,这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父老乡亲们也有太多的话想说。
1月29日,一大早,黄花种植户唐万在村民家和村委会之间往返了几个来回,帮村民维修电器、在村委会帮着清理卫生。和往年不同,唐万这个冬天没“冬闲”。
“2021年黄花行情好,收成也不赖,种黄花这条路是走对啦。我们已经把黄花变成‘致富花’!伸开五指,不如握紧拳头。除了种黄花的收入,平常在村委会打打零工,还有政府的补贴、分红、土地流转费,加起来一年收入翻了几番。”2021年唐万把自家20亩黄花地流转给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经营,收入稳定了、提高了。“现在生活比以前省心多了,简直是‘旱涝保收’。以前一到冬天就没什么事干了,现在是冬闲人不闲,致富达小康,再累心也甜。”谈起如今的新生活,唐万笑得合不拢嘴。
在唐家堡村,像唐万这样的农民不是少数。“楼房住上了,汽车也买了,收入年年增加,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如今生活不比城里差。”乡亲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该村党支部书记师伟告诉记者,全村现有黄花4200亩,人均近3亩,去年行情喜人,亩均增收1500元,仅黄花一项全村人均收入11600元。全村在册412户,其中一半在市里或县城买了楼房,有1/3的家庭买了汽车。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唐家堡村结合村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黄花产业上做足文章。在黄花精、特、优上“深挖细究”,促进黄花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的农村新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保护好、发展好黄花产业是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必须保证精耕细作,不能有丝毫马虎。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引入科技元素,发展智慧农业,形成‘黄花产业+’的文化产业模式……”对于唐家堡村未来的发展,师伟心里也有了新的谋划。
在唐家堡村花倾城田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再次见到负责人杨旗的时候,他正忙着整理参加完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资料。“准备在春节期间给乡亲们宣讲呢!”今年54岁的他,说起黄花事业当真是踌躇满志。
杨旗不仅是大同黄花产业发展带头人、花倾城田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还是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种植、发展黄花的信心和决心。因带领乡亲们做大黄花产业脱贫致富,我也成了当地名人,干劲更足了!”杨旗说。
谈起今后的愿望,他对记者说,黄花菜采摘完,地里空落落的特别可惜,专家说,黄花那茎叶儿里吸收的养料又回地里去了,我就想着种点秋季蔬菜。杨旗告诉记者,2020年,省农科院专家推荐在晾晒大棚里无土栽培青菜、小白菜、茼蒿等秋季蔬菜,在黄花种植基地套种8种生长期短的秋季蔬菜,收益都不错。
2021年,花倾城公司收获黄花鲜菜70多万公斤,制成干菜10多万公斤,每斤鲜菜售价比前几年平均高出1元,干菜每斤高出7元到8元,收入颇丰。在此基础上,杨旗瞄准黄花和杂粮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陆续带动西坪镇农户种植和加工豆类、苦荞、藜麦、黄小米等杂粮产品。有了知名度,他的黄花系列产品和黄小米等杂粮供不应求,成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目前,花倾城主打产品是黄花干菜、散装或礼盒黄花酱、黄小米、亚麻籽油、素三珍等,接下来还要把黄花菜与其他农副产品结合起来开发更多品种。”杨旗说,在新的一年里,他不仅要在西坪镇的1152亩地种好黄花,还要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继续无土栽培秋季蔬菜、试验种植水培蔬菜,为家乡百姓致富作更多贡献。
走在唐家堡村看到,乡亲们在门口聊天、在广场锻炼,听到最多的就是“更好了”,生活更好了、收入更好了、发展更好了,这些都是他们幸福生活最真实的印证。春节将至,在村里处处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村子越变越美,百姓日子越过越甜,乡亲们都说唐家堡已经变成了“糖”家堡。(记者赵志成 姚晓敏)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