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战冬奥会的过程中,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产品也融入到冰雪项目中,打造训赛新环境,助力运动员突破极限。
“我的工作属于冬奥会的前期服务,主要服务运动队,目的是为了帮助运动员提升自己,在冬奥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26岁的太原女孩姚毓涵,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奥运会备战办公室科技组的项目助理,在过去的一年里,她和自己的同事、同行一直在跟时间赛跑!
“做项目管理,对时间把控非常严格:最初是按月规划,然后按周来计算,后期按天推进,临近就是按小时来运转了。”
身为这个科技团队的一员,姚毓涵接触到了很多中国自主创新的冰雪科技备战冬奥会的成果,无人机、高温造雪机、合肥风洞、数据库……
曾经职业运动员的经历,让姚毓涵感慨:“冬季项目起步晚,很多科技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希望能给运动员的训练带来提升。”
从艺术体操运动员,到在互联网短暂停留,之后出国读研,再以科技项目管理身份重新回到体育领域助力冬奥会。姚毓涵说:“有一种情怀是别的专业、领域永远给不了我的。”
兜兜转转又回到体育圈
与很多运动员一样,姚毓涵的运动生涯几乎占据了自己的成长岁月。
从4岁开始学习艺术体操,到10岁正式进入山西省队走上职业路,姚毓涵用了13年时间,在一个领域不断地攻克、进取。2012年,她收获了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单项第三名;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后,刚刚过完17岁生日的她选择退役。
与很多运动员不同,姚毓涵在结束这段运动生涯那一刻,她在微博中写道:
“我不是因为年龄太大或者伤病而退役,不是因为不爱艺术体操,不是因为太苦太累,只不过,我想换一个环境去奋斗,换一种方式去生活和学习……未来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
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毕业后,姚毓涵在一家互联网平台实习,负责赛事运营。此后,她又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读研,选择了国际管理专业。“当运动员当久了,总想跳出这个领域去干些其他事情。”
时间走得很快,又到毕业季的时候,姚毓涵发现,自己一路走来,看的东西多了,接触的东西多了,选择多了,但也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回国之前,她偶然看到体育总局发的招聘,是一个听起来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奥运会备战办公室。曾经有过“蹦床世锦赛志愿者”“世界田径锦标赛志愿者”经历的姚毓涵,动心了。
回国后,她第一时间去备战办公室面试,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有人推荐她去国内一家走势正旺的互联网公司任职。姚毓涵知道,是时候需要做出选择了,她没有给自己留退路,选择等待。
“2020年11月,我收到通知,那一刻很激动,突然有一种实现梦想的感觉。”
说来也巧,姚毓涵本科毕业时,国家跨界跨项选材队到北京体育大学选拔冰壶人才,姚毓涵身边的朋友参加了,当时的她也有点动心,但因为很多原因,她错过了那次选拔。如今她的工作单位,正是负责那次选拔的组织,“心里有一种感觉,像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当初想要做的事情上。”
体育人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它不是简单的成就感的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只有他们自己能感受到的、会让他们释放激情、重燃斗志的东西,一直在默默推动着体育人前行。
从无到有的科技创新
运动员出身的姚毓涵一直很关注,科技助力运动项目后会给运动员带来怎样的提升。
借助冬奥会,运动队正越来越多地将高科技手段纳入到训练体系,好让有望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达到并保持全年最佳运动水平。就职于科技组,姚毓涵的主要工作就是分别跟研发团队和运动队对接,起到桥梁的作用。
“雪上项目接触比较多,因为我负责的无人机项目是服务于越野滑雪的。”
无人机?在很多人印象里就是“会飞的照相机”,经常用于航拍,还有农业作业。而在科学备赛的当下,无人机正在体育领域大有作为。
姚毓涵对接的研发团队通过对体育项目的研究,针对越野滑雪项目无法在地面牵引获得加速的高速训练,研发出中国首款拖拽式六旋翼无人机。该“无人机助力加速系统”,可以帮助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弯道高速训练等。
因为是国内首个,针对出现的问题,很多人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研发的半年时间里,除了攻克很多类似“让无人机具备大载重”等难题外,让研发团队对冬季项目一一了解,是首要功课。
“做一个科技项目,前期是收集数据。我们需要把所有雪上项目的种类、特点等了解清楚,然后再帮助科研团队了解这些项目,最终选出与科技产品结合最好的项目。”姚毓涵以无人机为例,很多雪上项目是无法与之匹配的,如空中技巧项目因为有翻腾动作,使用无人机拖拽,会遇到人与绳缠在一起的麻烦。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分析后发现,越野滑雪很适用。“越野滑雪的地形相对复杂,在高速训练的时候,运动员没法练习姿态。无人机不受地形的困扰,可以拖拽运动员在高速运转下完成训练。”
与研发团队达成一致后,接下来就需要跟运动队对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在不影响队伍正常训练的前提下,项目管理者与研发团队经常奔赴承德坝上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那个被姚毓涵简称为“坝上”的地方,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乘坐。常常,研发团队从西安开车三天两夜才能到达,姚毓涵所在的项目管理团队从北京出发,开车七八个小时直奔目的地。“因为队伍在训练,对防疫要求和兴奋剂管控很严格,我们在路上基本上都是不吃不喝,一路开到坝上。”
经过前期一系列繁琐过程,产品出来后还需要进队测试,再将运动队的反馈传给研发团队,这是一个反复的迭代过程。有时候科研产品做出来,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已经提升,科研团队需要一直“跑”在运动队的前面。
把自己当成一个“输入者”
相比“无人机”项目的争分夺秒,“数据库”项目可以用“鸡蛋里挑骨头”来形容,可谓精益求精。姚毓涵参与了“数据库”项目的第二期,一直到该项目结项。
数据库,简单解释就是“管理数据的仓库”,用在体育领域主要做什么呢?姚毓涵举例说,以前查阅一个运动员的资料,需要线下excel文件处理,然后打印出来,比较繁琐。如今有了包括运动员训练、比赛、康复等全过程的数据库体系,实现了智能化录入、采集、精准分析、精准预测等功能,“不仅可以快速一览运动员各方面信息,还可以同时对比不同运动员的数据。”
姚毓涵说,数据库最重要的就是用户的使用感和体验感。曾是运动员的她,在这个项目中常常做的就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运动员需要看什么?教练员需要评估什么?系统里的分支、类别是否合理?雷达图中的数据是否应该用颜色区分?
跟数据打交道,是一个枯燥、繁琐且相当“费眼力”的工作,姚毓涵面对的科研团队也都是非常直接的“钢铁软件男”。“他们对运动基本不了解,我需要从中发现bug,再反馈回去进行修复,有时候一天要反复查看五六次,把自己当做一个输入者,来体验数据库。”
有时候,姚毓涵还会充当翻译,比如一些国际比赛的积分赛都是英文报告,她需要跟软件科研团队讲解赛制和专业术语,让大家按照标准去完善数据库。
“无人机”和“数据库”项目的结项,让姚毓涵长舒了一口气,折磨了她很久的工作终于结束了,但回头想想,成就感油然而生。除了这两个项目,还有可以常年训练的“坝上雪廊高温造雪机”,可以模拟比赛真实场景的国际一流公共安全实验室——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风洞”)……
冬奥会就要开始了,姚毓涵说,他们的工作到了收尾的时候。
面对创造者和使用者,他们是桥梁,连接科研团队和运动队;相比志愿者,他们的工作更像是幕后,往往不为人知,在多次迭代中不断精进与传输。
科技备战,助力冬奥会,他们在前期为冬奥大家庭贡献着一份力量。(记者 李霈霈)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