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火星取样送回地球,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吴树范教授指出,取样送回,首先就要实现从火星起飞,尽管从原理上可以实现,但要把成吨的设备送上火星建设发射装备,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人类目前已经能把体积大、质量重的设备送上了38万公里外的月球,但送到4亿公里外的火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马斯克正在规划的“火星移民计划”中,着力研制的重型火箭,就是为了把火星返回变成现实。
“如果能实现从火星返回地球,人类移民火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吴树范教授认为,移民火星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尽管往返一趟火星需要的时间较长,但并不突破人的生理极限,且不违背道德伦理,取决于科技发展的速度。
对于商业航天走向火星,目前来看也还有距离,中国的商业航天从2005年开始,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其需要的商业回报的属性,与火星往返周期较长形成了冲突。
吴树范教授认为,“天问一号”的顺利着陆,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地球”——离开地球引力范围,走向地外行星。结束任务之后的“祝融号”将留在火星,作为中国迈向火星探测的先驱者,成为永远的标志。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