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不是绝大部分孔家埭村民第一次看到建成的安置房,但呈现在眼前高品质的安置房小区,依然让村民们难掩笑意。
安置户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拱墅区住建局为民谋实事的生动缩影。在2021年度城中村改造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考核中,拱墅区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取得考核第一名的佳绩。
这是拱墅区住建局助力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交出的高分答卷,并为全市乃至全省安置房工作贡献了“拱墅经验”,提供了“拱墅样板”。
1 全过程参与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 “村民监督小组”让民意传递更顺畅
为了提升安置房小区的群众满意度,拱墅区推出安置房“阳光建管”模式,并制定了《拆迁安置房阳光建管工作规则(试行)》,让被拆迁户有机会全过程参与到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建设和长效管理中。
本次孔家埭回迁安置过程中,祥符街道、城中村指挥部、孔家埭经合社紧盯安置房建设、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重要环节,安排“村民监督小组”对安置房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
今年58岁的沈仙华是土生土长的孔家埭村人,也是孔家埭安置房“村民监督小组”的成员。
“我们小组有12个人,一部分是有相关施工方面经验的,一部分是村民讨论推选的。”对于“村民监督小组”的作用,沈仙华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
在设计阶段,“村民监督小组”就受邀一起参与方案的讨论,提出减少一部分底商面积,增加配套用房面积,让安置户今后能有更多的娱乐、服务空间等建议,经过多方论证后,最终予以采纳。
到了施工阶段,小组成员分成2班,每天雷打不动出现在施工现场。小到钢筋有没有扎到位、混凝土浇筑是否平整,大到铝合金、玻璃、外立面的颜色如何选定,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监督和讨论。
“我们属于‘笨鸟先飞’,近到祥符周边,远到萧山、嘉兴,我们跑了10多趟,就是为了看看那些好的安置房都长什么样。”沈仙华说,“比如玻璃的颜色照片拍出来有色差,我们就跟那些安置房小区要一些多余的玻璃,带回来给施工方看,有时候施工方也会派人一起到别的小区去考察。”
孔家埭和府小区的铝合金、玻璃、外立面颜色,就是监督小组的成员一趟趟学习取经后,与施工方一同最终确定下来的。
“我们特别感谢政府,能够真正重视和听取监督小组合理的意见。”让沈仙华感触很深的是,监督小组并不是工地上的“吉祥物”,而是真正能够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的好举措。
回迁安置当天,“村民监督小组”也没有闲下来。
“我们在帮忙维持现场秩序的同时,也负责替大家介绍不同楼层不同方位的户型。”站在亲眼见证建设全过程的小区里,听到村民们发自内心的一句“辛苦了”,沈仙华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2 注重安置房建设品质 让安置户住得舒心、住得暖心
所有安置房不低于中等商品房建设标准,这是拱墅区给所有安置户的承诺。
如何做到这一承诺呢?
首先,拱墅区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引入绿城、滨江等知名企业进行代建。2022年全区城中村改造范围内49个续建安置房中,孔家埭、西杨C、杨家跨贸、永丰1等28个安置房由绿城房地产代建;八丈井东、瓜山北、瓜山南3个安置房由蓝城代建;沈家桥安置房项目由滨江房产集团代建。
注重安置房品质,引入知名企业代建只是一个环节,从最初的选址开始,拱墅区就开始为安置户全盘考虑。
“我们会把村里最好的地块留出来用于安置房建设,如果遇到本村没有合适地块的情况,我们会进行异地安置,综合考虑安置房的地段、周边配套、交通设施等因素,给安置户一个区域内的最优解。”拱墅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比如半山街道大力推进石塘村安置房周边宝龙城市广场、中豪企业总部中心等现代化商业、产业项目建设,走出小区就是地铁4号线桃源站,小区配建9班幼儿园,周边有已交付使用的桃源中学、福山外国语小学等学校,极大便利了老百姓出行、就学、购物的各种需求。
在回迁安置前,拱墅区要求各建设单位组织“质量开放日”活动,邀请村民代表在安置前进入小区现场参观,提前体验安置房小区环境、房源、配套等情况,并鼓励大家提出意见建议,保障群众选房时有充分的知情权。针对村民提出的合理诉求,建设单位第一时间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整改,有力助推整村安置。
比如皋亭村、上塘街道与区城建发展中心多次邀请村民代表实地走访安置房现场。针对村民代表提出的100余条整改意见进行分类研判,采纳吸收了大量符合设计规范的提升整改建议,真正体现安置房“为民所造”的理念,赢得了拆迁居民对回迁安置工作的支持。
除了硬件和配套的高品质外,拱墅区也非常注重村民的精神需求,让安置房更有温度。
与商品房有明显区别的是,安置房小区是一个“熟人社会”,有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将乡愁留住,让后辈能看到根脉的传承,是许多安置户的心愿。
拱墅区结合这一需求,广泛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注意保留村史、编写村志,延续共同记忆,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营造和谐友爱家园氛围。
在善贤人家小区的村史展陈馆内,保留了村庄的历史资料和老物件、老照片,开辟“开心农场”,破解“毁绿种菜”难题的同时,还将其打造成青少年教育基地,传承老一辈的农耕文化。
在拱宸村保留农居点内,坐落着留存一代拱墅人生活印记的“民俗迹忆馆”。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拱墅区成立文保小组,走访了四个街道的6000余户家庭,收集各类承载拱墅人情感与记忆的老物件,建立了这座百姓生活博物馆。作为市级民生实事“乡村博物馆”,今年拱墅区对“民俗迹忆馆”进行了提升改造,更好地保留传承历史记忆。
3 形成全过程制度规范 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拱墅样板”
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需要长期积累、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富有指导价值的制度规范。拱墅区在安置房建设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形成了从规划、征迁、建设、安置全过程的制度规范。
2017年,拱墅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拱墅区安置房建设和长效管理的指导性意见》,规定“所有安置房不低于中等商品房建设标准”。
2018年,拱墅区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区,制定《拆迁安置房阳光建管工作规则(试行)》,让群众全过程参与安置房建设和管理。
2020年11月,拱墅区《安置房小区三方协同治理规范》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安置房治理标准并被评为全省优秀标准。
2021年,拱墅区牵头编制的杭州市地方标准《拆后地块管理规范》在全市推广实施,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编制浙江省团体标准《征迁安置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规程》,健全征迁到安置闭环管理机制,助力拆迁安置工作规范化、有序化。
2022年,拱墅区参与完成杭州市市级标准《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小区管理规范》,积极打造杭州市“全生命周期建管”的新蓝本。
近几年来,拱墅区从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范,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安置房工作贡献“拱墅经验”、提供“拱墅样板”。在全过程制度规范的指导下,拱墅区住建局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目前回迁安置市民生实事完成1284户,完成率99%,位居全市前列;全年统筹推进续建安置房49个、57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竣工备案西杨C地块等5个项目、主体结顶祥符佳苑二期等14个项目;安置房周边配套开工12个、竣工24个。星桥农居二期、新文村安置房、石塘村安置房、孔家埭安置房等项目获评2021年度杭州市“最美安置房”称号。
下半年,拱墅区住建局将严格按照全市“杜绝产生新的5年以上在外过渡户、杜绝现有在外过渡户回迁安置时间超过2024年”的“两个杜绝”工作要求,持续抓好回迁安置工作。
拱墅区住建局将按计划推进西杨C地块、长乐C19地块等安置房的回迁安置工作;继续做好新增在外过渡5年以上在外过渡户清零工作,确保在年底前全面清零新增5年在外过渡户。
作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拱墅区住建局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放心工程,为拱墅区高水平打造运河明珠,高品质建设幸福家园贡献“城改力量”。(见习记者 华炜 拱墅微融圈 谭瑾 韩蕾 马思婕)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