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原视频)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成都11月26日电(记者江毅 董小红)走进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在一栋不起眼的科研楼负一层,有一个“巨型冰箱”,温度从4摄氏度到零下18摄氏度不等,最长保存期限可达50年。“这里存放着来自全国的3万多份中药种子,其中许多是西南地区特色中药资源。”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彭成说。
这是11月24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拍摄的中药种质资源单体库中保存的种子。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这里也像一个巨大的“种子银行”,各类中药种子根据实际需求可保存不同年限,若干年后取出,仍可通过独特的“萌发技术”实现种子的正常种植,从而达到保存珍贵种质资源的目的。
打开厚重的铁门,走进资源库的干燥间,一个个中药种子密封储存瓶整整齐齐摆放着,标签上注明了种子的名称、药效等。分装好的中药种子正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慢慢脱水。
“我们这儿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种子,比如红豆杉种子,这些种子可以保存长达30到50年。”说起库里的“宝藏”,中药种质资源单体库技术负责人裴瑾教授如数家珍。
11月24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种质资源单体库,研究员展示保存的种子。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中药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建立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开展中药资源保存、全产业开发研究,可为优质中药材的生产、供应提供战略保障,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裴瑾告诉记者。
中药种子的保存流程复杂精细,需要经过种子鉴定、图像采集、种子清理、干燥等一系列流程。种子储存库还分为短期库、中期库和长期库等不同类型。“种子保存到一定时间后,比如5到10年,研究人员还会把种子拿出来进行‘萌发实验’,了解保存的种子的变化及是否能发芽繁殖。”裴瑾说。
“种子银行”的存在还推动了中药研究延伸至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不少科研成果正在不断转化为新药,造福更多患者。
记者了解到,先后有100个中药饮片、6个创新药物、1个新资源食品在这里成功研发,10个中成药进行了二次开发。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