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M2和人民币存款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披露的4月金融数据,截至4月末,M2、人民币存款均同比增长12.4%,分别较上年同期高1.9个、2个百分点。相较而言,同期通胀指标等宏观数据却明显偏弱。
(资料图)
对此,笔者认为,近期M2和存款增速较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必过度担忧。
首先,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复苏初期,M2和存款的较快增长很大程度正是宏观政策适度发力、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体现。
近两年来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叠加,为了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体系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随着稳增长一揽子政策陆续实施,配套资金先行到位,相应表现为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
具体到存款数据方面,当前经济恢复内生动力仍待稳固,居民和市场主体消费和投资信心在逐步恢复期,疫后实体经济的生产流通传导、消费需求等恢复仍有时滞,经济循环阻滞摩擦未消,也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市场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预防性储蓄存款上升。
同时,理财等资管产品资金回到了表内也推升了M2和存款高增。随着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理顺完善,理财打破刚兑、净值化后,与存款利差也趋于收窄,企业和居民理财资金回流为表内存款。这进而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M2增速较高。一季度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合计94.7万亿元,较年初减少1.6万亿元。
其次,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也是M2和居民存款保持较高增长的重要因素。
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企业投资扩大、居民消费增加、经济体量增大都会带来货币需求的上升。过去十年来,我国M2年均增速为10.6%,与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1-2个百分点,合理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货币需求有。
此外,在经济转轨阶段,我国货币增长受金融深化过程的货币化影响,除GDP增长外,资产价格的大幅变化吸纳了货币增长,使得通胀水平能够基本保持稳定。
再次,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结构特点和统计口径等因素客观上造成了相关指标高增。
与欧美发达经济体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不同,我国以银行等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和长期居民保持高储蓄的习惯,使得货币和存款需求较其他经济体更大。
统计口径方面,美欧对存款纳入M2统计或有金额上限、或有期限方面的要求,我国则没有类似限制,M2口径也相对较大。
总体上,从中长期看,经济平稳增长、物价稳定是检验货币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关键。过去十年我国实际GDP年均增速为6.2%,CPI年均涨幅在2%左右。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保持基本匹配,实现了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
近一段时间M2增速与通胀和经济增速间存在一定缺口,主要是政策效果显现、需求恢复存有时滞所致。从最新数据看,3-4月住户存款同比多增额较1-2月已明显收窄,4月末M2增速也已较2月高点回落0.5个百分点。这也与人民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结论相印证。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预防性储蓄动机有所下降带动了M2增速环比下行。另外,由于近期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流向资本市场、理财市场。
下一步随着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物流、人流进一步畅通,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加之更多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积极落地,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的消费需求,进一步转化为支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仍有赖于多重政策、多方主体的协同配合。一方面,就宏观政策而言,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可持续性,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既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又坚持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各项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要有效提振居民和企业信心。在居民端,要通过稳就业、提收入、优化收入结构、拓展消费场景等综合手段稳定预期;在企业端,既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稳定民企预期,又要积极推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升级,用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复苏的良性循环,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C) 1999-20120 关于我们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