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一国外朋友聊天,得知韩国与越南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双边机制已经达成初步协议。韩国在越南投资的可用于NDC的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将按照3:7的分配方案进行分配。其中越南占3,韩国占7。这是据我所知的首个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双边机制达成的协议。3:7这个分配比例可能会成为其它国家双边机制的参考。
在巴黎协定下,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NDC)也就是减排目标。虽然这个NDC不像京都议定书一样如果不达成有很高的罚款,但如果没达成,这个国家在全球的信誉将会大打折扣,所以轻易还是不会违约。而目前最近的一次需要盘点NDC的是各国在2030年的目标,虽然现在离2030年还有整整7年的时间,但对于一些寄希望通过外部减排来实现自身NDC的国家,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为了各国相互协作以达成全球共同的减排目标,巴黎协定的第六条规定了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减排,但为了避免双重计算,需要就产生的减排量转移进行统一划定。即A国如果转移了10吨减排量给B国用于NDC,B国NDC下降10吨的同时A国需要上升10吨。即使该项目完全由B国投资,A国也将会非常谨慎对待,因为A国虽然实际减排了但将会从NDC中扣除。所以需要AB两国就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分配进行谈判,因为至少要留一部分减排量给A国才可能达成合作。
(资料图)
韩国是为数不多的将获取国外减排量写进自身NDC的国家之一。根据韩国最新的NDC方案,韩国在2030年的减排目标中,将有3300万吨的减排量来自国外,占总减排量的11.5%,这让韩比任何国家都急于锁定国外的减排量。
为此,韩国早在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中,就引入了国外减排项目,根据韩国碳交易管理办法,由韩国直接投资的海外减排项目,经过CDM注册签发后,可以再通过转化为国内的KOC用于控排企业履约。这是首个国家级碳市场引入国外减排量用于履约的案例。截止目前,已有约730万吨海外KOC成功签发。但随着CDM的暂定签发,海外KOC的签发也陷入了停滞,因为CDM转SDM遥遥无期,韩国正考虑直接利用国内的减排量申报机制来审批国外减排项目。
除此之外,韩国还专门设立制度,从国家层面支持国内减排技术企业出国开展减排项目,从项目早期提供资金支持,到项目后期减排量签发后国家直接兜底购买,韩国政府都全程保驾护航。所以有技术的企业只管往海外冲,其它都交给国家,可以说就海外抢减排量来说,韩国是最激进的国家。
而对于中国,就我所了解的消息,中国在这方面应该是并没有任何的动作。当然,中国的NDC并没有明确要通过国外减排来实现。同时也并没有明确国内的减排量是否允许对外转移。至少就我所知的当年韩国在中国投资的CDM项目,其产生的减排量想转回韩国遇到重重阻碍最终没有成功。所以目前来看,中国是不打算买减排量,也不打算卖减排量。反正我自己能够完成自己的达峰目标就行了,其它与我无关。
但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巴黎协定6.4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SDM是清洁发展机制CDM的衍生,在该机制下产生的减排量可转化成 ITMO(国际可转让减排成果)。因为ITMO可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NDC,未来有望成为继石油之后的又一个全球通用的价值锚定物。基于ITMO的碳交易市场也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中国如果不积极参与ITMO市场,就不可能有ITMO的定价权,又谈何成为全球碳交易中心?要知道,人民币如果想要成为世界货币,ITMO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锚定物。所以,如果中国想在国际碳市场方面有话语权,就必须成为ITMO的最大玩家。
中国如何成为ITMO最大玩家?
放眼全球,中国最有可能成为ITMO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一方面,中国的2030年NDC是碳达峰,这是一个相对目标。换句话说,中国的碳排放只要提前达峰并在2030年前开始下降,那么下降的部分完全可以通过ITMO卖给其它国家,这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能源低碳转型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中国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中国也是对外新能源项目投资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能够全部或者部分回流中国,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虽然中国有如此好的条件,但如果不积极布局,那么也可能将一手好牌打烂。因为这些好的条件不会自动变成ITMO跑到中国的账户上。
首先,我们应该秉承开放原则,对于愿意来中国投资减排项目的国家,我们不要一刀切地禁止减排量转出,而是通过友好协商,确定好比例后允许投资国转出相应的ITMO,其次,我们应当积极开展与其它国家共同开发减排量的双边协议。我们之前去其它国家投资的减排项目,因为没有提前谈好协议,很有可能未来产生的减排量无法转移回国。再次,鼓励大力鼓励国内的减排技术出海,并建立ITMO开发全流程的服务机制,以此保证未来可以回流大量的ITMO。
这样,中国既有大量的ITMO流进,又有大量的ITMO流出,自然就成了全球碳交易中心,牢牢掌握了碳定价权。等时机到了,中国要求所有ITMO 交易都必须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国际化。
关键词: 碳交易管理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