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至今,全球受到缺“芯”潮的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是芯片产能提升较慢,与市场对电子设备的需求不匹配。
就产能问题,中芯国际相关负责人在今年2月5日的调研会议上回应:“中芯国际现在所有成熟的工厂都是超满载的状况。”到3月份,中芯国际继续与光刻机公司阿斯麦签订了12亿美元的采购大单,采购范围主要是DUV(深紫外线)光刻设备。
国产替代迫切需要的技术不只光刻机。光刻胶是半导体光刻工艺中的关键材料,但在国产替代光刻胶的研发过程中,却不能没有光刻机。在其研发过程中,需要反复使用光刻机进行实验、测试和调整。
致力于193纳米干法光刻胶研发的上海新阳,3月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采购的ASML-1400光刻机设备成功交付,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此举对国产芯片来说也是一项喜讯。
目前,全球“芯片荒”已波及手机、汽车、游戏机、显卡、PC等多个细分领域,尤其是一些扩张中的新兴产业,如5G手机、新能源汽车等。甚至特斯拉都疑似因为芯片缺货,而延迟了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的交付时间。
随着需求的持续扩张,芯片的产能限制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些行业,针对该问题,私募排排网也采访了多位私募行业人士。
全球芯片短缺或因产能增长难
芯片短缺问题的解决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产能提升难。因为芯片制造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科技含量高的工艺,在设备、原材料、技术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深究造成此次“芯片荒”的原因,除了技术问题外,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
鸿涵投资基金经理刘会铭分析,引发全球性芯片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消费升级背景下,产品更新升级带来的需求快速成长:包括汽车消费电子、笔记本电脑、5G智能手机等各个品类,引发全球半导体材料均出现了大幅上涨,代工厂基本处于满载状态。
2、供求关系的快速转变:市场状况与商家预期出现了较大偏差,导致后期客户加单情况严重。
3、智能手机厂商扩大产能:明年是5G智能手机全面推广的关键年,各个手机厂商现在都在加紧备货,引起出货量的暴增,使零部件处于紧缺的状态。
查理投资分析称,造成“芯片荒”的原因,一是短期自然灾害造成的被迫停产,二是中长期疫情导致的芯片产能结构性供需矛盾。疫情初期,汽车订单急速下滑,而消费电子、数据中心(对应存储芯片)需求扩大。疫情后期汽车回暖,上游芯片厂商的产能结构性不足。
泊通投资基金经理卢洋认为,芯片行业全球都在扩产中,目前的瓶颈不是设计、不是封测,而是制造。目前有制造能力的公司,全球无外乎台积电、三星、中国包括台湾的中低端产能,都在扩产中。一条芯片生产线的建成周期是很长的,但是芯片的需求增长却是很快的。
“芯片荒”何时缓解?
业内人士曾表示,此次“芯片荒”有可能延续到夏季。对于此条预测,接受采访的私募行业人士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鸿涵投资基金经理刘会铭表示,芯片紧缺现象可能将持续到2023年。从供给面来看,新建晶圆厂的前置时间较长,设备交期达到14~18个月。现在投资建厂到产能投放基本要到2023年。同时,半导体行业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概率并不高,所以产能短缺情况短期难以解决。将来半导体产能供不应求不再是景气循环周期性的问题,而是结构上的问题。
建泓时代基金经理赵媛媛发表观点称,疫情对全球芯片产能的冲击还未完全恢复,或者说恢复速度没有芯片下游快。随着疫情的好转,预计6月左右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届时会利好受制约最大的智能化汽车。但芯片行业在中短期利率还未显著下滑的情况下,在股价上体现有限。待财报季或利率环境好转,股价才会集中反映这个基本面利好。
查理投资分析,国内芯片产能长期以中低端制程为主,消费电子级的先进制程产能相对落后。这一轮的芯片缺货,以及电动车的高预期渗透速度,将改善中低端制程厂商盈利,更好发挥其后发优势,从而加速芯片行业的国产替代速度。
泊通投资基金经理卢洋比较看好相关行业的前景,并表示:“身处万物互联的时代,需求更是爆发增长,芯片成为很多产品保证产品力的核心要素。比如,新能车和传统车的比较中,吸引人的,并不是动力来自于电还是汽油,而是电动车本身就是一个大计算机。在汽车、计算机、手机以及其他硬件领域,如果没有绝对的产品力、品牌力保证的情况下,利润很可能被芯片产业链拿走,包括芯片制造业企业和芯片设计类公司中的龙头公司。因为他们有稳定的交货能力,这种能力以前是制造能力,现在是资源能力。因此我们非常看好芯片设计和制造行业。”
关键词: 5G手机,芯片,汽车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