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的 “绿电”,正是由张家口市的可再生能源转化而来。
自2015年,张家口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强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 取得国内外诸多“第一”,建设成果被列入国务院新闻办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有益探索实践。
全面建成低碳奥运专区
冬日的坝上地区,映入笔者眼帘的, 除了阳光下的冰天雪地, 就是大风推动的四处矗立、 快速转动的风机。 在平均有效日照达 8 小时的光能驱动下, 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着光电能量转换,一望无边无际,一片壮阔景象。
张家口被誉为 “风的故乡,光的海洋”,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域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00万千瓦, 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张家口把打造低碳奥运专区, 为冬奥会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我们在赛区的电力、交通、建筑领域,都做到了零碳排放, 绿色冬奥承诺将全面兑现。”张家口市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张家口全面构建绿色电力体系, 把源源不断的风、光转化为清洁电力,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输送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 这些绿电不仅点亮了一座座奥运场馆, 也点亮了北京的万家灯火。
崇礼冬奥赛区7座核心变电站全部投运, 形成冬奥核心区“双环网+双辐射”的电网结构,为冬奥会举办提供安全可靠输电保障 , 供 电 可 靠 率 达99.99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标准。
创新示范引领高效发展
由于风能、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特征, 使得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成为世界性难题。 张家口的绿色电力又是怎样安全稳定输出的呢?
难题的解决, 依托于重大工程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 2020年6月,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 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电网工程、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全面投入运营。
“这是一项集风电、光伏、 抽水蓄能等多种能源为一体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它通过对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的全方位控制,使风、光发电间歇性特点不扰乱电网。”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公司建设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完成这一重大工程,需要攻克12项全球第一次遇到的技术难关。同年8月,张北—雄安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
在电力使用消纳上,示范区在全国首创“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 将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电力市场直接交易,变“弃风弃光电”为“低成本经济电”,极大降低了冬奥场馆、 居民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用能成本。
同时, 示范区开展了大量探索性、引领性、示范性工作,扎实推进“三大创新、 四大工程、 五大功能区”建设,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诸多可推广复制的经验。目前,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终端消费占比达到 32.5%以上,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产业发展瞄准世界前沿
明阳智慧、 金风科技等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纷纷选中张家口,落户24家,实现投产17家,涵盖风机、塔筒、叶片、光伏组件上下游产业, 形成智能风机、高效光伏组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多个产业链条……可再生能源发储输用及装备制造的优质项目是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根基所在。
如今, 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张家口投运了全国第一条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半自动化生产线,促进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家口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为电解水制氢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也有利于打造可推广、 可复制的零碳制氢与氢能产业发展协同互补的创新发展模式。 我市已实现绿色电力制氢,形成包括制氢、储运、加氢站及燃料电池、 氢能整车制造业的氢能全产业链。
日前, 国家发改委印发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安排,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将以支撑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为主线, 通过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有立有破、 绿色能源开发利用互联互通、 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共享共融,打造引领能源转型变革、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典范。
未来的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的金字招牌将越擦越亮。(王宁 苏芮 杨坤)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