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电视剧至今已有24年之久,能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它贴近现实,是将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还原的淋漓尽致,有时候看似寻常的话语,其实背后隐藏着不少职场道理,是越看越有内涵,使人百看不腻回味无穷。
那么今天贫道就以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年羹尧之死,为何是李卫开头张廷玉结束的剧情,来说说这其中的职场道理。
在这里还是第N遍的强调一下哈,本文只是以分析雍正王朝来代入,说说职场套路那些事儿,并没有将电视剧当成历史来说,标题和文章内容也说清楚了,并没有误导任何人,还请某些人理智观看,和谐交流哈。
(相关资料图)
众所周知,年羹尧被雍正赐死的导火线在于他杀了孙嘉诚,所以雍正对于他是忍无可忍了,于是就放弃了他,飞扬跋扈的年羹尧马上就被大臣群起而攻之,最后雍正看似为难的顺势将其赐死,避免落得一个杀功臣的罪名。
但孙嘉诚被年羹尧杀死之前,李卫说的几句话,也是一个关键所在,可以说是年羹尧被雍正放弃的开始。
接下来贫道来具体说说这件事的始末。
话说雍正在年羹尧平了西北之乱,初步坐稳皇位以后,就急匆匆的微服私巡,想要去看看河南和江苏试行的新政如何。
在这个过程中,雍正分别在河南田文镜处和李卫处碰上了两个年羹尧大搞年选的官员,分别是四品河道汪家奇和三品大员黄伦,很明显这二人在新政过程中如年羹尧那般,起到了反对新政的作用,因此汪家奇被田文镜抄家罢官;而黄伦更惨,得罪了李卫,李卫平反了一件冤案,趁机将黄伦搞下台,并且使其声名狼藉。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帝国已经形成了内有老八为首的守旧派,外有年羹尧由皇帝心腹武将变成守旧派,并且通过大规模的年选扩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反对着雍正的新政。
雍正到了江苏以后,看着李卫与地方官员的斗智斗勇,先派人写告示,用乞丐大声读歌谣,又通过平反冤案,扳倒了三品大员黄伦,才算是使新政初步得以实施下去,然后才出来与李卫相见。
雍正见李卫之时,李卫先是被老婆翠儿发现了出去找歌妓,是好一顿收拾,然后君臣二人才步入正题。
这君臣二人的对话可谓是全程高能,看似表面平淡,实则内涵多多,大家且看贫道来一一分析。
雍正问道李卫:“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呀”。意思是看看李卫如何实施新政。
李卫回道:“回主子,下一步奴才想形成制度,可是推行制度得靠各级的官员,像江苏的官吧,大多都和当地的土绅有来往,靠他们办不了什么,因此奴才想请主子先把这儿的藩台臬台都换了,其他的官慢慢再说”。李卫意思很明显,就是伸手要更大的权力,想要将这些要害官员都换成自己的手下,然后才可以更好的实施新政,虽然伸手要权,但理由充分,这招很不错的。
雍正马上回道:“朕也早想到了这一点,刘墨林向朕推荐了一个人,朕准备派他来给你做藩台”。
李卫有些意外,但依旧小心翼翼的问道“谁呀”。
雍正回道:“新科榜眼尹继善”。
只见李卫稍微一低头,似乎在思索,但马上表态道:“主子派的人一定是好的”。意思是不管雍正这个领导怎么安排,他是绝无异议的,表示百分之百的支持。
李卫想要更大的权力,雍正为什么还要派给李卫一个副手呢,说白了这是帝王之术,不可能完全放心任何一个官员,免得一人专权在地方肆意妄为,总是要设置出一个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局面,这就跟当初雍正派孙嘉诚去西北分年羹尧的权力一般,不想年羹尧一家独大。
只不过李卫不是年羹尧,同样是试行新政,李卫是支持到底,而年羹尧却反对在西北四省实施新政;同样是派人过去,年羹尧面对雍正亲派的孙嘉诚,当着雍正的面直接威胁到孙嘉诚,说道如果孙嘉诚违反了军令,他可会不讲情面的,而李卫面对雍正派人,直接是一句话“主子派的人一定是好的”。
当然雍正派尹继善只是一个正常的人事安排,毕竟不能让封疆大吏一家独大是很正常的操作,跟派孙嘉诚到年羹尧那里又有些不一样了。
雍正接下来问道:“那个黄伦你准备怎么处置”?想看看李卫对于年羹尧的年选官员什么看法。
李卫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也不清楚雍正到底是什么想法,毕竟当时年羹尧还是很得雍正恩宠,可谓是权势滔天,所以他中规中矩的说道:“奴才想革了他的职也就算了,毕竟他是年羹尧的人”。
雍正马上表态:“不行,革了职还得充军,就把他发配到年羹尧那儿去”。意思是要严惩。
李卫大致清楚雍正的态度以后,说道:“高,这样做既给了年羹尧面子,还能让他醒一醒神”。意思是支持雍正怎么做,并且不着痕迹的拍马屁,同时意思是自己也认为年羹尧太过飞扬跋扈了,不然不会说出让年羹尧醒醒神的话。
雍正见李卫身为一方封疆大吏,并没有如年羹尧那般飞扬跋扈自以为是,很是欣慰,所以说道:“古人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你是在朕身边长大的人,朕对你自然比对别人不同,对年羹尧朕也是这个心思,朕让你在江苏试行摊丁入亩,让田文镜在河南试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原来还打算让年羹尧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
顿了顿唉了一声,说道可是…
李卫听出了不对劲,马上问道:“怎么年羹尧敢不听主子的话”?
雍正继续说道:“这几天,朕不断接到京城转来的折子,说年羹尧在西北,越发专横跋扈了,本来朕派孙嘉诚到他那去,就是为了让他见到这个人,会有所警觉有所收敛,不知道他是没有领悟朕的苦心,还是有意和朕顶着干,孙嘉诚在那儿推行火耗归公,竟然寸步难行,而且从年羹尧开始,就都跟他过不去,孙嘉诚的日子很难过”。
大家注意一下,雍正为何要长篇大论的说道年羹尧和孙嘉诚的事情呢,当然不只是诉苦,而是在敲打李卫,毕竟刚刚决定安排尹继善为李卫副手,意思是想让李卫与尹继善好好配合。
同时雍正说年羹尧飞扬跋扈之事,是在试探李卫是什么态度。
李卫的态度很明确,马上说道:“要是这样,干脆把他的大将军给免了,邬先生早就跟我说过,年羹尧这个人,迟早会闯出天大的祸来”。
李卫还是很聪明的,提到邬先生说的话,因为他明白邬先生说的话雍正还是认可的,而且雍正登基以后,能放过邬先生,说明不反感邬先生,所以李卫引用了邬先生的话,即使是年羹尧没有犯下雍正认为得天大的祸,那么跟自己也没关系。
同时又说道:“主子,奴才在底下听到一句话,一直想同主子说,就怕…”语气很犹豫和小心,说白了就是要让雍正知道,自己早就知道,不是知情不报,而是年羹尧正得你老人家的恩宠,所以有些不敢说。
雍正直接说了一个字“说”。
李卫于是说道:“说是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
雍正转了一个身,思索了一下,坐下问道:“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意思是想找来源出处,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李卫说道:“民间已经流传很久了,只不过,没人敢奏给主子而已”。
雍正哼了一声,说道:“朕量他没这个胆,也没这个本事”。意思说年羹尧没这个胆子,不相信他会造反,同时还说道年羹尧没这个本事,说明已经对年羹尧有所怀疑。
雍正刚说完,京城六百里加急信件过来,内容是年羹尧杀了孙嘉诚,李卫和雍正君臣二人的对话也就到此为止了。
李卫是完美的经过了雍正的考验,同时通过这些话,来与年羹尧切断了关系;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了,雍正为什么要试探李卫对年羹尧的态度,李卫为何要这般急匆匆的切断与年羹尧的关系?
因为李卫与年羹尧有很深的交情。
年羹尧这个人,虽然在西北为大将军以后很是飞扬跋扈,很是疯狂,但其实也是一个心思细腻,会拉拢关系的人,不然也不会爬到大将军的高位之上。
早在李卫、高福、翠儿进入雍正府邸为奴才以后,年羹尧就明白主子身边的奴才也要打点好的道理,对他们很是客气,而且还送给过李卫和高福各一个戒指。
年羹尧当时是四川提督,跟王府的奴才打成一片,并且还送戒指,可见其拉拢人心还是有一套的。
后来李卫和翠儿被雍正和邬先生设计捉奸,意图借此安排在年羹尧身边时,年羹尧看见他们被捆绑在大树上,果然是替他们求情,最后李卫和翠儿随着年羹尧前往四川。
年羹尧做的这些,李卫和翠儿能不心怀感激吗,哪怕他们是设计安插到年羹尧身边的,但年羹尧确实对他们不薄。
像雍正赐死年羹尧派李卫过去,不只是想让年羹尧死的体面一些,因为李卫与年羹尧有交情,还想试探李卫时,翠儿当时着急的说道就不能上折子保保年羹尧吗,李卫回了一句妇人之见,但从中可以看出翠儿是一直对年羹尧心怀感激之情的。
所以雍正自然要试探李卫有没有支持年羹尧的心思,李卫的态度很明确,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一切都站在雍正的立场上说话。
而李卫为何要急匆匆的表态支持,并且切断与年羹尧的关系呢?
这个更简单,大家看看高福之死,虽然高福有错在先,但随着邬先生教导迷途知返,并没有酿下什么大错,结果雍正为了杀人灭口,直接将其赐死。
高福的死,对于李卫的打击不可谓不大,而李卫回京以后,雍正还特意让他去见邬先生,试探李卫对于高福之死是什么态度,可见李卫是深深清楚雍正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主儿。
所以当雍正透露出对年羹尧不满以后,李卫马上站雍正立场说话,有什么说什么,丝毫不考虑与年羹尧的交情,免得自己被牵连进去,因此也开了年羹尧之死的头。
说完李卫,贫道再来说说张廷玉为什么要收尾,为什么说张廷玉的话是促使年羹尧被赐死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说道雍正王朝的职场达人们,李卫这个后起之秀算一个,张廷玉这个老狐狸更算一个。
所谓职场道理,说白了就是事事站领导立场上考虑,比如说李卫站雍正立场上,不考虑与年羹尧的交情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而张廷玉更厉害了,是站在领导雍正的立场上,以雍正立场的角度来使雍正下定决心赐死年羹尧。
我们先看看雍正纠结如何处置年羹尧之时,与张廷玉的对话。
当张廷玉拿着奏折面见雍正以后,雍正问道:“衡臣,你实话同朕说,年羹尧就真的该死吗”?
张廷玉眼珠子动了又动,但并没有说话。可见这个老狐狸并没有急匆匆的开口,而是想以退为进。
雍正无奈的说道:“朕问你话呢,怎么想就怎么说吧”。
张廷玉说道:“回皇上,各省的督抚都上折子说话了,这件事应该有个了断了,皇上现在在整顿吏治,而年羹尧仅贪污一项,就达四百六十万两之巨,何况还有大不敬之罪九,跋扈之罪十,种种罪名累计有九十二款之多,朝廷虽然有议功一说,但是功过相抵他仍然死有余辜”。
张廷玉的话可谓公事公办,先是说道连各省的总督和巡抚都说话了,加上朝廷百官也表态了,应该有个了断了。同时说出了年羹尧的各种罪名,他功劳的确大,但是功过相抵以后,还有很多罪名,所以依旧是死罪,没有带一丝一毫的个人感情在内。
雍正一听,激动之下都打翻了茶杯,张廷玉见状不再说话。
雍正说道:“朕听着呢”。意思让张廷玉继续说下去。
张廷玉这时候开始放大招了,说道:“我听说年羹尧在杭州守城门,李绂折子上说的一段话,至为透彻,年羹尧现在仍然穿着黄马褂,昭示于城门之下,招摇于闹市之中是何居心,无非是炫耀他平西北之功,示世人鸟尽弓藏之意,此人一日不去,皇上圣名就一日受到玷污”。
张廷玉这段话与李卫搬出邬先生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这段话才是在表达自己真正的个人感情,但他依旧小心翼翼,引用李绂折子上的话,意思是自己只是认为有道理,并非是自己的观点;而这个折子的核心观点就是年羹尧现在如此招摇过市,就是在向天下人无声的说着雍正这是卸磨杀驴,所以年羹尧一天不死,雍正的名誉就一天受损。
张廷玉这番站在雍正立场上的话,彻底戳到雍正的痛处,雍正为了圣名,最终下定决心,赐死了年羹尧。
可见张廷玉也是高明,站在雍正的立场说话,还带有自己的个人感情,但通过引用李绂的观点,来掩饰自己的想法,尽量的置身事外,促使了年羹尧最终被赐死的结局。
那么雍正为什么要问张廷玉呢?
跳出剧情来看,这是电视剧在美化雍正,给观众一种雍正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因此无奈之下,竟然询问臣子年羹尧该死不该死的问题,不得不说这个美化,还是很到位的。
以剧情来说,雍正这是腹黑的了无痕迹,孙嘉诚就是他故意送西北送死的,年羹尧被百官群起而攻之,也是他释放的政治信号,让军机处大臣祭奠孙嘉诚,所以大家一看年羹尧失势了,皇上不护着他了,就马上一起攻击年羹尧了。
到了最后年羹尧的生死也分明是雍正一念之间的事情,但他偏偏问张廷玉,说明他这是在给臣子营造一种自己是仁君的形象;而且年羹尧怎么说也是功臣,杀他多少有些说不过去,所以雍正也想让张廷玉背锅,但很明显张廷玉最后通过李绂折子上的话,达到了杀年羹尧的目的,还没有背这个锅。
最后再说说张廷玉为什么想要杀了年羹尧?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张廷玉想要替孙嘉诚报仇,所以他自始至终没提孙嘉诚之死,免得雍正认为他意气用事,而是以其他方面来入手,促使了年羹尧之死,使这件事彻底结束。
而张廷玉为什么要替孙嘉诚报仇呢,这个篇幅有些大,这期分析文章就不说了,下期分析文章,宋安之再来具体说说,敬请期待哈,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贫道来看下一期的分析。
从年羹尧之死,由李卫开头和张廷玉结尾,告诉了我们什么职场道理呢?
其实仔细看文章就知道了,宋安之最后总结一下来说,就是事事站领导立场上想事情,那么都好说;比如说李卫说起年羹尧,考虑的不是与年羹尧的交情,而是处在雍正的立场说话,这就是处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当然说话是门艺术,光立场坚定也不行,还要会察言观色,比如像李卫那般机灵。
还有就是事事站领导立场想事情,做好了,也可以如同张廷玉那般,以站在领导立场的角度,还不着痕迹的完成替孙嘉诚报仇的想法,简直是高手中的高手。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关键词: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