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接着好好考试,你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保证!”6月8日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诊了一名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虽然临床面对种种不确定,但面对患者刚刚结束了第二天高考的孩子,心内科的医生打破医患交流的“规矩”,坚定地给出了承诺。而经过一夜的抢救,他们信守了这个承诺。
(相关资料图)
6月8日17时48分,心内科接到急诊电话,接诊了一位胸痛10分钟的病人,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是冠心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类型,需要尽快救治,争分夺秒地挽救心肌、拯救生命。
凭借多年来胸痛中心建设磨合出的高效流程,急诊一线医生迅速启动了“绿色通道”,心内科监护室、急诊介入手术团队也立即开始准备,心内科导管室第一时间启用,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也都开机备用。
然而,当心内科医生再次接到急诊的电话,听到的却是最令人揪心的坏消息——患者在急诊室发生猝死,正在进行抢救。经过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了,但血压只有70/40毫米汞柱。在严密监护下顺利完成转运的下一步,就是急诊手术、开通闭塞的血管,只有这样才有机会稳定心脏、稳固生命。
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左前降支根部100%堵塞。一场争分夺秒的手术开始了,此时的医生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初步沟通。导管室门前,站在心内科医生面前的是一位濒临崩溃的母亲和一名焦急的高考生。母亲说:“孩子刚刚结束今天的高考,我们夫妻俩接考刚到家……”正说着,她的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泪珠子吧嗒吧嗒地掉落下来。她旁边的儿子,在应考期间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心梗发作和猝死的过程,之后的两天还有不少待考的科目。
面对临床种种不确定,承诺抢救一定成功往往是不现实的。但那一刻,心内科医生决定给母子俩吃下“定心丸”,给出坚定承诺:“回去接着好好考试吧,你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保证!”最终手术团队在黄金抢救时间之内成功开通了患者的血管。此时,孩子早已回家休息备考,母亲却依然在监护室门口守护。治疗团队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母亲,并开始术后的接续治疗和监护。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C) 1999-20120 关于我们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