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民生银行连收金罚决字〔2023〕6号、7号两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4780万元,时任董秘白丹被警告。
金罚决字〔2023〕7号披露:因规避委托贷款监管,违规利用委托债权投资业务向企业融资等“十四宗罪”被合计罚款4780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总行4430万元,分支机构350万元。
此次罚单透露出民生银行内控的诸多问题,也给民生银行资产质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比如处罚决定书中提及的“个别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仍存在偏离,整改不到位”、“未按监管要求将福费廷业务纳入表内核算”等都是会影响民生银行资产质量准确性的因素。
(相关资料图)
民生银行对此回应,近日,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该项处罚是基于2020年原银保监会对民生银行此前年度业务整改评估检查发现问题所作出的。
“2020年”、“此前年度”这些关键词似乎想要说明什么。
但读懂君注意到,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2019年表示:“内控合规管理是银行稳健经营的‘承重墙’、改革转型的‘加固板’。”并称:该行始终秉持依法合规经营理念,持续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全面保障改革转型顺利实施,着力营造“内控有力、合规自觉、经营健康”的良好局面。
“此前年度”的flag就比较高,但因内控不力衍生的问题却一直在发生。
有媒体粗略统计:“短短半年时间里,民生银行累计收到罚单金额总数已超 1.5 亿元”;而在此之前,民生银行发生过多次震惊业内外的恶性事件,比如曾经轰动全国的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假理财案、北京分行西站支行“飞单”事件涉案金额巨大。
而且在此次4780万元巨额罚单的
以上都反映出来民生银行的内控机制差强人意。
民生银行发布2022年财报之时,读懂君判断说:如今的民生银行可以看做是刚刚“推出ICU”、“2020~2022验证了民生银行‘夯实基础’的能力。”结合近期处罚信息来看,这个判断过于乐观了。
2022年民生银行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4.76亿元,同比减少15.6%;归属净利润352.69亿元,同比增长2.58%,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其降低的拨备覆盖率。
截至报告期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总额693.8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9.51亿元;不良贷款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2.49%,比上年末下降2.81个百分点。
此外,民生银行营收已经连续两年下降,降幅高达23%,下降金额为424.75亿元 。
根据民生银行制定的《中国民生银行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下称《规划》):2021-2022年为基础夯实期,通过打基础、固本源,实现增长方式转型;2023-2025年则为持续增长期。
如今夯实基础期已过,民生银行基础夯实的如何了?
盈利能力维度上,民生银行各项盈利指标却延续了2020年的下降势头,读懂君曾认为,这是为资产质量让步。
过往几年,民生银行对房地产业贷款业务较为倚重,随着房地产行业遇冷、恒大等房企暴雷,其房地产业对公贷款的不良率飙升,另一方面一些股东如泛海控股的大额授信也是民生银行的心病。
以房地产业务为例,虽然民生银行近几年的房地产业对公贷款总额及占比均下降明显,但依然没有逃过滚滚雷声,2021年末其房地产业对公贷款不良率从0.69%升高至2.66%,并进一步升高至2022年末的4.28%。
在读懂君看来,民生银行“夯实基础期”最核心的任务和成绩就是:尽可能地卸下历史包袱,同时不让民生银行的大盘子出现太大波动。
从财报来看,较之2020年末,民生银行2022年的不良贷款率有所降低,拨备覆盖率微升,较2021年末实现不良贷款总额、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总额、逾期贷款率比上年末“四降”,整体风险降低。
从账面的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资产质量指标去看,还算成功,但正如上文所述,频频发生的处罚,不得不让外界给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打上一个问号。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银行2022年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微微上升,这是2019年以来首次。
民生银行或许是听到了政策的号角声,想要打一场翻身仗,但时运不济。
1月26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于2023年1月26日,公司(作为借款人)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订立融资协议,据此,原贷款人已同意向公司提供最高达5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定期贷款融资,自该贷款获首次提取日起计为期36个月。”
不知道这笔贷款现在怎么样了。
关键词:
Copyright (C) 1999-20120 关于我们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