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虫虫
“长礼弟,一路走好。”
2016年11月26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办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遗体送别仪式时,书法大师亲笔写下七字长幅,来悼念好友马长礼的逝世。
【资料图】
追悼会现场也是人山人海,马长礼先生生前的好友、徒弟、曲艺界代表人物,以及数百名戏迷,都来到了现场送别这位京剧艺术家。
数千人的队伍也是浩浩荡荡,足以得见马先生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不禁令人好奇,马长礼是怎么做到让反派人物“刁德一”角色深入人心的?
他与妻子相濡以沫58年,又是怎么做到从不吵架呢?
“刁德一”绰号由来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很多文艺演出以抗战为基调,对外宣传中国革命者浴血奋战的精神。
而样板戏,就是很多老百姓喜欢的曲艺表演形式之一。
1971年,现代京剧《沙家浜》一经公演,反响热烈。
这部戏由谭元寿、马长礼等人领衔主演,讲述抗战时期新四军奋勇抗日故事的戏剧也是红极一时。
而对于当时刚刚接到《沙家浜》排演的新人马长礼来说,也是相当的激动。
据悉在这部剧上演之初,马长礼就料定它会大火,现经过多次改编,作为现代京剧代表作公演,人们对这部戏投入了很高的期待值。
此次马长礼也是突破自我,演了一次大反派,要知道在此之前,马长礼并没有什么演反派人物的经验,他所扮演的大多数都是正面人物。
而为了演好特务头子刁德一,马长礼也是翻阅了大批资料,不仅仔细研究了戴笠是如何做特务的,甚至连人物性格、细微表情以及手部动作他也不放过。
剧中的“刁德一”是个出了名的大烟鬼,但马长礼不抽烟,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也开始学着叼烟嘴。
在刚开始尝试叼烟嘴的时候,他经常流口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更是跑去买了很多塑料烟嘴,天天挂在嘴边。
如此劳神费心的琢磨,本来信心满满的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饰演好刁德一,但在第一次排演的时候,还是让马长礼失望了。
文质彬彬、看起来十分秀气的他,看起来跟剧中的“大烟鬼”格格不入,但他没有气馁。
不仅不断调整拿烟斗的手势,对着镜子练习说话的神情,甚至刁德一的造型都是自己精心设计的。
然而,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不断的调整跟尝试,马先生也演活了“刁德一”,《沙家浜》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很多观众好评,大家对马长礼的演技更是赞不绝口。
而马长礼也因此成为了戏里的“刁德一”,一提起他,很多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叼着烟嘴的特务头子。
后来随着《沙家浜》公映后,马长礼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甚至很多媒体也都在赞叹马先生的演技。
甚至在这部剧火了之后,他还得到了去北京京剧团的机会。
本来,唱戏的人很容易拘泥于传统唱法,但马长礼不一样,他非常愿意尝试新唱法。
而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老师马连良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马长礼演唱的现代京剧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扮演《智擒惯匪座山雕》中杨子荣一角的时候,他自述身世的唱法就别有一番韵味,既质朴恳切,又有杨派韵味,在当时算是很新的京剧唱法。
而他也凭借自己独特的唱腔成了名极一时的“京剧大师”。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京剧行当响当当的人物,马长礼,当年在香港屈尊“救场”的事件,却让全国人民为之动容。
京剧泰斗香港救场除了名气,马长礼对艺术的贡献更是令人敬佩,其中最知名的一段故事,就是香港那次的“救场”事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家——方荣翔应邀去香港演出。
因为当时的香港还处于特殊时期,这次文艺交流相当隆重,组织方还邀请了张春华、张学津等著名表演艺术家一同前去。
当时整个香港很是轰动,演出的门票也是早早地就被抢空了。
谁也想不到意外来得如此巧合,19日张学津在演出前一天,遭遇车祸情况不明,因为演出时间跟曲目早已定好,而且时间只剩下一天,大家都慌了。
“谁认识马长礼,能不能把他请过来。”
当所有人乱作一团的时候,有人提议找京剧大师马长礼来代替张学津演出,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剧团领导立即给远在北京的马先生发电报,马长礼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表态自己一定会到,他不仅把后两天的工作全部推迟,并且让人订票,立即出发。
19日下午,马长礼到达香港,没有片刻休息的马先生即刻上妆,登台表演。
马长礼清脆高亮、清亮圆润的嗓音,也是一开口就镇住了在场观众,大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当主持人说出马先生临时救场,未曾休息即刻登台表演的时候,观众更是纷纷动容,起身为马先生鼓掌。
后来马长礼连续演出两场,均是热情饱满,唱腔委婉细腻、韵味浓郁。
但尽管马长礼亲力亲为,或许是太累了,直到第三天,马长礼突然失声,无法登台表演。
这下子可是愁坏了在场的一众人!
但坐在一旁的马先生,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目光一聚,对着正在卸妆的李军说“你上,《清官册》你来唱。”
这个李军上半场刚刚扮演了杨六郎,山东剧团团长与马长礼都看出这个青年演员很不错,有天赋,于是,李军成了第二个临危受命的演员。
马长礼更是亲自帮李军整理衣服,并给与鼓励。
最后,李军也完美的完成了演出,后来更是被马长礼收为徒弟,拜在名师座下。
后来,马先生收徒的消息更是传遍香港,又一次引起轰动,大家也对这位京剧表演大师临危救场的义举感动,
但不为人所熟知的是,这样的京剧大师,虽是科班出身,一路走来的成名之路却是历经艰辛。
成名之路马长礼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三个儿子,他是最小的一个。
在那个穷苦年代,父母为了一家人能吃饱饭而辛苦劳动,虽然三个孩子都很懂事,但家里条件有限,养活三个儿子实在有些困难。
所以,从记事起,马长礼就与两个哥哥一起做农活,做家务,以此来帮助辛苦的父母。
有一次,父亲的一个好兄弟到家里做客,马长礼随意唱了几句歌,父亲的朋友很是惊讶,随机对好友表示,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材。
父亲的这个朋友是戏剧团的工作人员,惜才的他,也是非常耐心的劝说马长礼父母把小儿子送去学戏曲。
起初,马长礼的父母并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剧团,直到听说戏剧团管吃管住,才松了口。
最后,母亲拍板,便把年幼的马长礼送进了戏剧团。
但成功之路总是历经磨难,尽管马长礼在进入剧团之后非常勤奋,但当他想拜师的时候,还是吃了闭门羹。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学丑角,而且没有任何上台表演的机会。
直到他结识了尚小云、郭春山等人,才有了真正“取得真经”的机会,学习到多种京剧唱法。
所谓“杂家”,博采众长,马长礼的一生贡献过无数经典。
《铡美案》中阴险狡诈的陈世美,《将相和》中神气十足的虞卿,都令人记忆深刻。
而马长礼头脑灵活,懂得活学活用,只要是学到的东西,他都能恰到好处的用上。
后来他更是把活学活用的道理用到了婚姻的相处之道里。
为夫之道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马长礼与妻子相识于最初学艺的社团,在那个相对比较传统的年代,男女恋爱是“羞人的事情”。
小王玉蓉是后来戏团的小师妹,长得漂亮的她,在剧团里也是十分受人关注。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小王玉蓉与马长礼接触频繁,两人经常一起探讨工作。
由于两人经常“成双入对”出现在社团,时间一长,团里就有了流言蜚语,有很多同事都在传言他们两人在谈恋爱。
有一次,忍不了的小王玉蓉,怒气冲冲的走进团长办公室,把同事们造谣的事情说给团长听,没想到团长听后哈哈大笑,对她说:“你们俩都是单身,谈个恋爱又何妨。”
小王玉蓉从团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满脸通红,得到团长支持的马长礼却满面春风。
慢慢地,马长礼开始变着法的对着心爱的女孩献殷勤,不仅给对方打饭、打水,还经常嘘寒问暖,一来二去,他们还真的在一起了。
不久之后,两人更是满怀期待的领证结婚,成为了一家人。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本以为结婚后迎来的是甜蜜的生活,却没想到迎来的是夫妻矛盾。
小王玉蓉是急脾气,做事讲究速度,而马长礼则是慢工出细活,两人经常闹矛盾。
还好,马长礼是个心思活络的人。
后来,两人有矛盾的时候,马长礼就“离家出走”,再带着菜带着肉回家,给老婆做顿饭,两人也就没什么矛盾了。
小王玉蓉是个很爱美的人,马长礼就常常自己给妻子拍照片。
在那个年代,洗出来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黑白照片。
为了给妻子冲洗彩色照片,马长礼自己买来了多种药水,亲自勾兑药水,不断调试药水与水的比例,经常一个人调试药水到半夜。
在他的辛苦努力下,终于给妻子冲洗出了彩色照片。
两人就这样相守多年,基本没有红过脸、吵过架。
马老师常说,最懂自己的永远是妻子小王玉蓉。
后来到了老年时期,两人移居香港。
马先生就像个“老顽童”,他喜欢骑摩托、玩玩具,常常忘记吃饭点,小王玉蓉就像个小跟班,随时随地出现在马老师身边,提醒他按时吃饭。
相守多年的两人更是常常携手去街边遛弯,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如今这世上只剩下小王玉蓉一人,她的相思之苦又有何人能懂?
结尾马先生常把自己比喻为一块砖,他要将自己铺在艺术大厦建筑之中。
为艺术献身,也不过如此。
时光荏苒,先生与世长辞已经7年的时间了,除了家人跟挚友,如今已经鲜少有人主动纪念这位行业大师,但他的精神及作品会流芳百世。
而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关键词:
Copyright (C) 1999-20120 关于我们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