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坎坷功名路:年过七旬不言弃,一生都想进入“体制内”!
□黄伯益
(资料图)
喜极而疯的范进
说起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人们自然就会想起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其传世名著《儒林外史》中所刻画的范进形象。
吴敬梓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
恢复清醒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这正好体现了范进“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的悲剧性格和各名流趋炎附势的嘴脸。
范进中举后,因丁母忧过了三年才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他又钦点山东学道。
他当年因中举而“发疯”,这样的结局,对于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人生归宿了。
激流勇退的吴敬梓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出身于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
因为早早脱离了“科考苦海”,他才能以另样的眼光反观科举,创作出了代表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的《儒林外史》。
范进虽然只是吴敬梓笔下的虚拟人物,但是,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读书人却比比皆是。
比如早他61年出生的前辈作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与吴敬梓的淡泊不同的是,蒲松龄却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功名,一心想进入“体制内”,成为一名公职人员,结果,到死也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考成名的蒲松龄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蒲氏一族虽非名门望族,但多读书,获科举功名者代不乏人。
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幼习举子业,乡里称博学洽闻,科举不利,弃儒经商,饶有赢馀。待经过明清之际的战乱,加以子女较多,食指日繁,家道遂衰落。
蒲松龄从小跟着父亲读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科举”人生基调。蒲松龄天资聪慧,是块读书的料。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初应童生试时,就一考成名——当时他的一篇答卷纵横议论,发挥得酣畅淋漓。主考官恰巧是爱才若渴的学使施愚山。
这位施大人为人通达,见到蒲松龄的答卷,非常欣赏,立即将其拔为头筹。
随后,蒲松龄连着三场,乡里、县里、道里都是第一名。这事轰动了十里八乡,让蒲家人脸面上着实增光,
初试成功,给了蒲松龄以自信与勇气,也为他此后50余年的坎坷人生路,埋下了伏笔。
虽然,蒲松龄的才所过人,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却一败再败,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与举业无缘。
打不死的小强
蒲松龄的一生,可以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概括:“哥不是在考试,就是在赴试的路上。”
可以说,在科考路上,蒲松龄从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慢慢变成了打不死的老强——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初应童生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受知山东学政施闰章。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21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
清康熙二年(1663年),24的蒲松龄再应乡试,结果仍是未中。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32岁的蒲松龄,第三次应乡试未中。三年后(1675年),已经是4个孩子的父亲的蒲松龄,再应乡试,仍未中。
期间,为了谋生,蒲松龄开始坐馆当塾师,并开始创作他的狐鬼系列小说,并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其年,蒲松龄40岁。
越考越糊涂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秋,年已48岁的蒲松龄再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所谓“越幅”,就是科举考试时违规。科举考生所答试卷,有一定格式:卷面有红线画出的横直格,每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均有规定,如超越行、格随意书写者即为越幅。
越幅如果很严重的话,将会被视为作弊,要么不准参加乡试,要么人头落地,受到的刑罚十分严酷。蒲松龄的“越幅”被黜(不予录取),所受的处罚算是很轻的了。
也许是年龄大了,有些糊涂之故,三年后(1688年),51岁的蒲松龄再应乡试时,又因再次犯规与中举无缘。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秋,57岁的蒲松龄率众弟子一同赴省城应乡试,结果是,全军覆没。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暮春,年已63岁的蒲松龄即赴济南,滞留数月,一心备考,但是,在当年秋天的乡试中,再次被现实挫伤。
72岁的“岁贡生”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蒲松龄不顾72岁的高龄,为了理想做最后一搏,赴青州考贡,山东学政黄叔琳为其精神所感动,拔为岁贡生。
所谓岁贡生,与现代意义上的“保送生”相类。贡生俗称“明经”,是指明清两朝秀才(又称生员)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
明清两代的贡生,按选择途径,各有不同的称呼: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
什么是“岁贡”?明清时,每年或每两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这称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
所以,蒲松龄从19岁开始应考,到了72岁才成为一名国子监的保送生,这样的科举之路是足够坎坷的了。
可是,蒲松龄却能坚持半个世纪而不悔。就连蒲松龄这样的文学大家都不知“悔悟”,足见科举一途对古代读书人的毒害有多深?
(图片来自网络)
关键词:
Copyright (C) 1999-20120 关于我们 www.ahc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环球快报网 | 京ICP备2022018928号-24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